2008年6月21日星期六

第二大因素, 正确的方向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迷宫!

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并且自己却全然不知;而那些最终能够走出来的人,都是在经过多次失败后深刻反省才如梦方醒,原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出在理论方法上(这并不是说理论方法不重要),而是方向首先就错了!而后掉转船头与初衷“背道而驰”,最终获得成功! 俗话说得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其次,即便你领悟出正确的方向,最开始的时候你方向正确,但是在具体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的迷失方向,并且自己绝大数时候不能够意识到。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超级迷宫。



所谓方向只有两种,而这两个方向则是完全相反的,既然方向完全相反,完全不同的结果也是必然的了。



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向:

举例:

我爱人怕蛇,即便是电视屏幕上出现的蛇,她都会赶快换个频道让蛇在她的视线中消失,。其实,要想不怕蛇,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就是我爱人的做法,赶快换个频道,使自己与刺激源分开,用这种逃避的方式把蛇“消灭”。但是从根本来说这并未真正解决害怕的问题。

还有第二种做法,就是当恐惧来临的时候,主动去适应恐惧,通过暴露在恐惧情境中逐渐适应,最终不再怕蛇。当然,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这个刺激源并非会真正的伤害我们。比如,一只放在笼子中的老虎,如果引起某个人看到后逃之夭夭,这就是非理性恐惧了,因为笼子中的老虎是不可能出来伤人的;相反,如果一个人面对的是没有关在笼子中的老虎,那么产生的恐惧就是合理性恐惧,因为老虎确实可以吃掉他,这确实存在危险。而社交恐惧都属于非理性恐惧,既然是非理性恐惧,就可以通过适应的方式来消除之,不过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系统过程。

那么,当面对恐惧的时候,为什么人们会自然而然的不假思索的采取迅速与刺激分开的第一种做法呢?

这是一种下意识反应。道理很简单,不论是合理性恐惧还是非理性恐惧,对当事人来说,都是恐惧,恐惧即是痛苦的,人当然不喜欢痛苦,因此,选择“迅速离开”就不用去直接面对恐惧。实际上,当恐惧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会迅速逃离这个危险,这是本能决定的;而第二种做法,通过适应恐惧来藉以消除恐惧,这需要我们直面恐惧承受恐惧,这会导致直接的痛苦体验,人有趋乐避苦的天性,自然就会自动选择逃避。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只会想到采取与刺激源分开来达到不再害怕的目的,而根本想不到去通过直面恐惧、适应恐惧来消除恐惧。

第一种做法对于社交恐惧来说也是一样道理,那就是消灭所谓的“症状”来使自己不再害怕。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不口吃了,我就不害怕了,所以要消灭口吃;如果不脸红了,我就不害怕了,所以要消灭脸红;如果不手抖了,我就不害怕了,所以如何才能手不抖;其他各类社交恐惧问题以此类推。

表面上看两种方向都可以消除恐惧,但是当我们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在针对社交恐惧问题的时候第一种做法从理论上就是根本行不通的。

首先,我们分析这个逻辑,如果不口吃了,我就不害怕了;如果不脸红了,我就不害怕了;如果不手抖了,我就不害怕了。

也可以换种方式来说说,如果口吃,我就害怕;如果脸红,我就害怕;如果手抖,我就害怕。

那么口吃、脸红、手抖等诸多社交恐惧的表现形式,不都是恐惧、焦虑、压抑负性情绪的产物吗?你想消灭这些现象不正是因为你害怕它们吗?那么从本质来讲,你的恐惧并未真正的消除,你对口吃、脸红、手抖的恐惧和担忧将会通过预期的形式,在交际中创造出产生口吃、脸红、手抖的心理条件,结果,在交际中必然会出现你最害怕的脸红、口吃、手抖了。就像一个不敢上战场的士兵,上战场之前就已经在心里由于恐惧把自己打败了啊!失败也就是一种必然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试图消除口吃、脸红、手抖的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之所以口吃、脸红、手抖一直持续困扰我们,是因为产生口吃、脸红、手抖得心理动因(恐惧、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一直潜藏在那里!



而正确的逻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面恐惧、挑战恐惧、进而突破恐惧,最终适应恐惧,适应了恐惧,你那颗久久悬着的心才会真正的、彻底的、无条件的放松下来,一个人放松了,不再害怕了,也就彻底消灭了制造口吃、脸红、手抖的心理动因,所以,心理动因的彻底消除才是最根本的。对口吃、脸红、手抖的恐惧的心理动因如果被消除了,那么,第一,你不怕口吃、脸红、手抖了,不会在乎它们了,内心的恐惧和冲突自然就大大减轻了,自然现象就轻了减少了少了;现象少了,你就更加不在乎它了,从此就走上良性循环了,越不在乎,越轻、越少,就更加不在乎了,最终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问题不攻自破!而后彻底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但凡长久受此困扰尝试各种方法走不出来的人,都是因为按照第一种逻辑去本末倒置的消除现象,而非去解决产生持续循环性(害怕口吃产生口吃,结果更加害怕口吃,结果更加口吃,以此反复循环)口吃、脸红、手抖根本的心理动因,这个循环的心理动因没有消除,根本问题不可能解决,因此,依旧受此困扰,就是必然的了。



什么是正确的方向,我们可以下一个否定性的定义,凡是试图消除所谓症状的都是错误的方向。



这是最大的陷阱,也是最厉害、最具诱惑力的陷阱,几乎百分之百的人百分之百的一定都会掉进去的陷阱。方向错了,结果当然是错误的。因此,纠正方向的错误将贯穿整个过程。



做一个比喻,改变的过程就像是寻找宝藏。宝藏在某个地方隐秘的藏与地下。首先,我们一定是确定方位,宝藏是在正东,还是正西,或者是其他的哪个方位。在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才轮到制定路线和方案,这个路线和方案就是理论方法,理论方法一定要正确;接下来能进行行动实践,只有保证正确的实践和应用,最终才能一步步靠近宝藏,取得最终的全面彻底的胜利!然而,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谜局和诱惑,谜局和诱惑让我们迷失方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此外,还有许多地方,看着像路,但走了一段之后才发现是死胡同,而有的地方远远看去,根本不是路,然而却是正道。所以,你之所以没有走出来,就是因为你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找路上了!



那么,为什么方向这么容易就出现错误呢?

因为所有的受社交恐惧困扰者社交恐惧者最害怕的就是他们的外显“症状”(我在这里加了引号,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症状,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病,以后会有专门论述),包括从前的我在内的所有的人都会不自觉中把焦点对准这个外显的现象上。

为什么我们不知觉中就会出现方向的错误呢?

1社交恐惧问题的外显现象(被许多人习惯性的称作为“症状”,但我从来不这样称呼)越是明显,我们越容易被迷惑,越是容易误导我们南辕北辙、本末倒置。现象是可以直接被观察到的,显而易见的。所以,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比如口吃恐怖,有明显的结巴现象,比如,赤面恐惧,明显的脸红,比如,发抖恐惧,手或者脖子等明显的发抖,等等。这些现象越是明显,我们越是容易揪住这些外显的现象不放,我们的注意力被它们吸引,而忽视了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的心理动因。

2 消灭症状的巨大诱惑。

前面分析过,第二条路才是正确的道路。为什么我们自动的反应都会倾向于选择消灭“症状”的第一条路呢?前面分析过了,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会自动倾向于逃避恐惧,不愿意承受适应恐惧带来的痛苦。因此,消除所谓症状就被我们的恐惧找个借口合理化了。消灭“症状”存在一个难以识别的伪逻辑,不口吃了,我就不害怕了,不脸红了,我就不害怕了,不手抖了,我就不害怕了。但是,这个逻辑我们分析过,是错误的。

当然还有许多原因导致我们很容易在方向上出现错误。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说明。





为了帮你今后识别是否在错误的方向上,我们可以举些我们常犯错误例子:

1一个社交恐惧者上网查找资料,像做贼似的,生怕被人看到。并且自己的情况也从来没有和家人说,即便是自己的老公也没有说。其实,她的方向已经错了,她这种连家人都不敢说的心态,正是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2口吃者试图消灭口吃现象,使用什么矫正器,发音法,呼吸法等。

3有人害怕脸红,听说可以通过做手术解决脸红的问题,于是去做手术。

4比如,口吃的人认为,怎么我已经不怕口吃了还口吃啊?!其实,这仍然是害怕口吃的一种变形的表现形式。(以后会有专门论述)

没有评论: